米碎花
米碎花學名:Eurya chinensis R. Br.)灌木,高1-3米;嫩枝具2棱,黃綠色或黃褐色,小枝稍具2棱,灰褐色或淺褐色。葉薄革質,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花1-4朵簇生於葉腋,萼片5,卵圓形或卵形;花瓣5,白色,倒卵形。果實圓球形,有時為卵圓形,成熟時紫黑色;種子腎形,稍扁,黑褐色。花期11-12月,果期次年6-7月。廣泛分佈於中國南部等地區。多生於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坡、灌叢路邊或溪河溝谷灌叢中。該種根及全株可入藥。

米碎花的功效與作用形態特征灌木,高1-3米,多分枝;莖皮灰褐色或褐色,平滑;嫩枝具2棱,黃綠色或黃褐色,被短柔毛,小枝稍具2棱,灰褐色或淺褐色,幾無毛;頂芽披針形,密被黃褐色短柔毛。葉薄革質,倒卵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