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扶正祛邪】
文章分類:中醫養生
你也會想看的:發型師不會透露6個吹發小技巧
“扶正祛邪”是中醫重要的臨床治療方法,對於很多病情復雜的患者,還有具有不同體質特征患者都有很好的療效。
所謂“扶正”,就是扶助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和對體內體外環境的適應力。“祛邪”,就 是祛逐致病因素。中醫認為,疾病的過程是正氣與邪氣鬥爭的過程。正氣增長,疾病就向好的方面發展;邪氣增長,疾病就向壞的方面發展,所以治療的實際意義,或者祛邪,或者扶正,或者 扶正與祛邪同時進行,目的都是為促使正氣戰勝邪氣,使疾病向好的方面轉化。
凡是邪氣是疾病的主要矛盾的時候,就適宜於祛邪。比如通常見到的感冒、大便秘結、腫瘤包塊等等病證,它們的發病大多是以邪氣為主,都適宜於祛邪。怎樣祛邪呢?比如感冒屬於中醫的衰證,邪在體表,就用發汗的辦法;大便秘結,邪在腸道,就用瀉下通便的辦法。腫瘤包塊,就用促進軟化、幫助消散、解毒抗癌的方法。所有的祛邪辦法,都是因勢利導,排除致病因素。
凡是正氣虛弱是疾病的主要矛盾的時候,就適宜於扶正。比如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等病證。怎樣扶正呢?使用滋補強壯性的藥物,或者加強營養、進行體育鍛煉等,都能扶正。需要註意的是,使用補益藥必須有針對性,氣虛補氣,血虛補血,陰虛補陰,陽虛補陽。中藥人參常用來補氣,當歸常用來補血,地黃常用來補陰,鹿茸常用來補陽。還有,虛在臟腑器官的某一部分,也必須有針對性地補,常常可以見到的中成藥“補心丹”、“補腎丸”、“健脾丸”,就是專門用來補心、補腎、補脾的。扶正總的原則是補充正氣之不足,調整功能,調動和發揮人體抗病的積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