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周圍炎】
文章分類:中醫養生
你也會想看的:【胃癌如何預防】
【概述】 肩關節周圍炎是肩並節囊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的一種退行性、炎變。其臨床表現為:多見於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早期以疼痛為主,日輕夜重;晚期則以功能障礙來主,外展、外旋及後伸等動作受限最明顯。 中醫學中,本病稱“漏肩風”、“肩凝”等,屬痹癥范疇。多因年老體虛,風寒濕邪乘虛而入,致經脈痹阻;或跌仆損傷,瘀血留內,氣血不行,經筋作用失常而道致本病。 針灸治療肩痛在《針灸甲乙經》、《備急千全要方》、《針灸資生經》及《針灸大成》等著作中,均有記載。現代明確提到肩關節周圍炎的針灸治療首見於1954年。六十年代報道頗多,但以傳統的針刺法為主。近二十年來,幾乎各種穴位刺激療法被用於本病的治療,諸如刺血、針刺、艾灸、拔罐、穴位激光照射、熱針、穴位微波法、電針以及穴位註射等,為提高療效,還往往將二或三種方法結合運用。目前,針灸及各種穴位刺激法的療效大致類似,有效率在95%以上。【治療】 體針 (一)取穴 主穴:肩髃透極泉,天宗透秉風、肩貞、條口透承山。 配穴:曲池、尺澤、肩陵、肩井、合谷、陽陵泉。 肩陵穴位置:陰陵泉下8~9分。 (二)治法 以主穴為主,酌加配穴。囑病人垂曲肘。宜以28號針,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