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後吃一寶百病都能好
文章分類:疾病調養
你也會想看的:小兒夏季發燒 當心是“小兒夏季熱”
老人們常說“秋後吃一寶,百病自然好”,那這一寶是什麼呢?為什麼這麼神奇?答案就是——栗子!

栗子
1. 慢性腸炎常吃栗子
慢性腹瀉腸病不妨多吃栗子,那些殺菌的藥雖然能緩解癥狀但在殺滅有害菌的同時有益菌也會大量死亡,使胃腸免疫力降低,一旦停藥,病情易反復。中醫認為,栗子性味溫和,入脾、胃、腎經,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可治反胃、泄瀉、腰腿軟弱等癥。明代李時珍曾介紹:“有人內寒,暴泄如註,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頓愈。”推薦腹瀉喝點栗子粥:栗子粥有健脾止瀉的作用,如果搭配山藥、棗等則效果更佳。做法是取栗子(鮮)30克、粳米50克、山藥(幹)20克、棗(幹)10克、薑2片,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煮成粥,調味即可。2. 老人吃栗子腿腳好
人老腿先老,防止腿老,除瞭運動外,還可以沒事就嚼嚼栗子。小編鄰居傢的一位老大爺傢中種瞭很多栗子,他沒事就吃,83歲的他,不管是爬樓還是走路,腿腳都很利索。這是因為栗子有很豐富的營養價值。中醫認為,栗子有健脾補肝、強身壯骨的功效,對腎虛效果也很不錯,特別是老人腎虛、大便溏瀉更為適宜。吃栗子的時候還有講究,把栗子放在嘴裡,然後慢慢仔細嚼,直到嚼成漿再咽下去,這樣才能有效解決腰腿疼。3. 栗子+雞能大補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栗子和雞肉都具有補虛、健脾、和胃的作用,二者搭配可以相得益彰。對於大病初愈的病人、生完小孩的孕婦、身體柔弱的人可以多吃點小雞燉栗子,可以起到大補的作用。而且,秋季養生的重點是補腎,栗子被稱為“腎之果”,具有補腎壯腰、活血的功能,很適合秋天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