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性共濟失調】
文章分類:中醫養生
你也會想看的:抗心磷脂抗體陰性怎麼辦
【概述】 遺傳性共濟失調是一組以共濟失調、辨別距離障礙為突出癥狀的神經系統進行性變性疾病。雖然根據其起病早晚可分為三種類型,但都有步態不穩、行走搖擺、眼球震顫、發音不清及病情進展緩慢等共同特點。本病迄今病因不明,多數為遺傳性。其病多累及小腦、脊髓及周圍神經系統。現代醫學除瞭體療之外尚無有效治療方法。 針灸治療本病,首見於1964年,為個案報告[1],七十年代亦僅隻一篇以頭針治療本病的臨床文章[2]。八十年代雖有多篇,但均為個案。所以本病的較大樣本的深入觀察實際上是在1990年之後。綜合已收集到的1990~1996年的6篇文章看,除1篇為個案外,其餘均為多病例報道,在治療方法上以頭針療法為主,或單獨用頭針,或頭針與針灸相結合,亦有單用體針的。總的來說療效亦較滿意,平均有效率在90%以上。有人還將針刺法與西醫治療作對照,結果明顯以針刺為優[3]。隻要進一步積累病例,統一療效標準和觀察遠期療效,可以預見,針灸不失為本病值得開發的有效療法之一。【治療】 頭針(一)取穴主穴:平衡區、感覺區、語言Ⅰ、Ⅱ、Ⅲ區。配穴:額頂帶(前1/4和後1/4)、頂顳帶、頂枕帶。額頂帶位置:神庭至百會穴左右各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