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追求,有所作為】
文章分類:生活養生
你也會想看的:【口苦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對健康長壽最為有益的就是永遠不要放棄對生活和事業的追求,它不僅可以使你的生活充實,還能使心理上得到滿足。如果一個人沒有理想,沒有信仰,無所追求,無所愛好,成天無所事事,渾渾噩噩度日,他的精神世界必定十分空虛、無聊,當然談不上精神飽滿,心情愉快。若對生活失去信心,悲觀失望,更有害於健康。因此,人是要有點精神的。
三國時的曹操寫下著名的《龜蛇壽》,曰:“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這就是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事業,並為此而奮鬥。
生命的意義,不僅是活著,而且是創造。董必武75歲時學俄語,讀楚辭,這也是一種追求。老年人在身體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堅持讀書看報,關心世界大事,培養廣泛的愛好和興趣,面向社會,根據自己所長,做些有益於人民的工作,不斷地活躍大腦細胞,促進神經細胞的代謝,推遲大腦的衰退,才能使自己心安理得,身心健康,延年益壽。這就是老有所為,不甘寂寞。
面對多種疾病,具有戰鬥精神的病人,比那些向疾病投降的病人有較好的康復機會。倫敦英國皇傢學院的癌癥研究人員對57位接受過切除手術的乳腺癌患者進行長期研究,結果具有“戰鬥精神”的10名婦女,有7位10年後仍然生存;得知診斷結果後便自覺無望的5名婦女,有4名已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