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粥】
文章分類:養生膳食
你也會想看的:三花茶能降脂降壓 介紹7種老中醫自用偏方
粥方組成:芋頭5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煮制方法:將芋頭擇凈,切為小塊;大米淘凈,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煮沸後,下芋頭,煮至粥熟後,白糖調味服食,每日1劑,連續3-5天。功 效:健脾胃,消瘰癧。適 應 癥:適用於脾胃虧虛,消化不良,小兒疳積,小兒瘰癧,淋巴結炎等。粥義解說:芋頭,又名芋艿、毛芋,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塊莖,我國南方和華北各省均有栽培。中醫認為,芋頭性味甘、辛、平,有小毒,入大腸、胃經,有解毒,散結,消瘰之功,本品少食可助消化,可治療消化不良;對已潰或末潰的瘰癧痰核,用本品煮粥,或搗爛外敷,均可獲效。《名醫別錄》言其"主寬腸胃,光肌膚,滑中"。《大明本草》言其"除煩止泄,療妊婦心煩迷悶,胎動不安"。《滇南本草》言其"治中氣不足,久服補肝腎,添精益髓"。營養分析表明,本品淀粉含量約占69。6%-73。7%,蛋白質含量1。75%-2。3%,此外,還含有脂類、礦物質、以及維生素等,有一定的補益功效,煮粥服食,健脾胃,消瘰癧,正如《本草綱目》所言:"芋粥:寬腸胃,令人不饑",對淋巴結炎、淋巴結核,特別是兒童患者,是一種寓治於食的好方法。註意事項:食滯胃痛及脾胃濕熱者不宜選用;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