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鬱脾虛的癥狀及中醫調理方法】
文章分類:中醫養生
你也會想看的:【什麼職業最容易發胖】
肝鬱脾虛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運而表現以胸脅脹痛、腹脹、便溏等為主癥的證候。又稱肝脾不和證。肝主疏泄,肝氣鬱結則疏泄不利,脾氣亦因之運化失職,出現以消化功能減弱為主的證候,如食少納呆,脘腹脹悶,四肢倦怠,腸鳴失氣,及脅脹痛等。治宜健脾疏肝,以健脾為主。
肝鬱脾虛癥狀
①大便溏薄、少腹脹痛與情緒有關;
②情緒焦慮或精神抑鬱;
③食少納呆、神疲懶言、體倦乏力。
次癥:脅肋脹滿疼痛、或胃脘滿悶;口苦咽幹;咽部異物感;暖氣泛酸;舌尖邊稍紅,舌苔微黃;或舌質淡、舌體稍胖或有齒痕;脈弦。
凡具有主癥①②③中各一項,即可辨為肝鬱脾虛證。
肝鬱脾虛中醫如何調理
1、肝鬱的消解法
常揉肝經的太沖至行間,大腿贅肉過多的人,最好用拇指從肝經腿根部推到膝窩曲泉穴100次,這通常會是很痛的一條經,每日敲帶脈300次,用拳峰或指節敲打大腿外側膽經3分鐘,撥動陽陵泉一分鐘,揉“地筋”3分鐘。這樣肝鬱的問題會很快解決。 肝鬱也是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許多婦科疾病的主因,還有痛經、黃褐斑、偏頭痛等病癥也與肝鬱關系密切,減肥若能連帶預防婦科疾患,那才更有長遠的意義。敲帶脈擅消“遊泳圈”(腰旁贅肉),敲膽經易減臀部和大腿上的贅肉,此二法實為一法,都是在疏通膽經,因為“帶脈”也是膽經在腹部的一段。如果用此二法一段時間,並未有明顯效果(應該大便增多或食欲略減),那咱們就用第二招,先從增強脾經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