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從事足部按摩】
文章分類:中醫養生
你也會想看的:【乙肝可以治愈嗎】
1978年,我初到臺灣,因為罹患關節炎,痛苦不堪,承蒙薛先生好意,送我一本德文版的腳底按摩書籍,自我依書學習後,居然不藥而愈,我不敢藏私,偶以此幫助一些因病痛煩惱的人,不料口耳相傳,求助者日眾,我便一面嘗試研究,一面教導幾位學生,讓他們也能服務別人。之後我在瑞士參加馬莎薇女士開設的病理按摩訓練班,返臺後也不斷嘗試新的按摩手法。這期間有人告訴我,臺灣人很能吃苦,生病為瞭求快點好,隻要有效,再痛也不怕,因此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都用“重手法”按摩,逐漸形成“臺式腳底按摩”的獨特手法。 幸運的是,我與深諳中醫學理的鄭英吉先生有緣,在臺東認識後,時常交換研究心得,在彼此教學相長中,也將“腳底按摩”領域不斷擴大,才有今日的成果。他用“輕手法”,自創迄今已被廣泛使用的按摩棒,以及強調“輕柔正確有效”的按摩手法,並依中醫“陰陽五行”發展出來的學理,使吳若石新足健法的理論與實際,日益完備。我們兩人輕重手法的互補,正合乎“陰陽相濟”的道理。 早年“腳底按摩”初為人知時,曾有每日二三百民眾求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