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如何消暑】
文章分類:中醫養生
你也會想看的:練瑜伽真的可以減肥成功嗎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暑、濕、熱是大暑時節的氣候特點,暑濕交蒸之下人們常有口渴身熱、心煩氣躁、身重困倦、食欲下降等不適癥狀,而暑天人體陽氣浮散於上,出汗較多,又易傷津耗氣,因此這個時期的調養當以解暑祛濕、斂陽固表為重點。
飲食有節防“伏瀉”
三伏天,暑熱外蒸,高溫難受,人們都想快速降溫消暑。於是在酷熱的天氣裡,常常出現類似這樣的情景——打開冰箱,一瓶冰鎮飲料大口大口地喝下,怎一個爽字瞭得!但飲冰後往往又容易出現新的問題。因為暑熱時期人體陽氣浮散在表而裡陽不足,若冷飲雪糕服食過多,寒邪直中,脾陽容易受到損傷,從而導致各種胃腸疾病,尤其是民間所說的“伏天瀉”則最為常見。
“伏天瀉”以暑天腹瀉為主要表現,常因飲食不節或飲食不潔所引起。暑熱天氣細菌等微生物容易滋生,食物保存不當極易腐敗,故應嚴格把好食物衛生關。食品一旦變壞應及時丟棄,切勿食用。時下流行自備午餐,人們常將隔夜飯菜用飯盒裝起帶至公司,中午使用微波爐適當加熱後即行食用。但暑熱天氣隔夜飯菜經過一個上午的常溫放置往往已有變化,甚至變餿變壞,如若加熱不徹底細菌不能殺滅,吃進人體後容易引起胃腸不適,甚至腹痛腹瀉。因此專傢建議,暑熱天氣尤其註意飲食衛生,以熟食、溫食為主,隔餐食物應徹底加熱,少吃或不吃生冷、冰鎮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