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衰】
文章分類:人群養生
你也會想看的:【冬季曬太陽好嗎】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個古老的心血管疾病,在新千年何以又成為新的健康問題?這是因為:
一、病因有瞭新變化
心衰是以多種心臟病為病因的。比如20世紀50年代是以高血壓和瓣膜病為主,到瞭2000年,以血性心臟病為主。隨著醫學對風濕病和高血壓的有效控制和人類的高齡化,動脈硬化缺血性心臟病將為
心衰的主要病因,也是老年人面臨的新的健康問題。病因不同,治療自然也不盡相同。
二、治療需要新模式
過去對心衰的治療,是以激活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的神經體液因子為主,使心率加快、心跳有力,以改善心衰癥狀。而現在,如果對心肌儲備力較差的缺血性心臟病引起的心衰再這樣治療,倒會加重心肌損傷減少壽命。這就好比通過鞭笞讓一匹已經無力奔跑的馬跑得快些那樣,結果會適得反。因此,現在認為,治療心衰應改變以往那種以增加心肌收縮力為主的治療模式,轉而謀求改善神經內分泌異常、減少心室重構、阻斷惡性循環為主的治療新模式。於是,醫生們將β受體阻滯劑ACE抑制劑作為心衰用藥的基石。雖然怎樣用藥是醫生們的事,但作為病人也應及時更新“強心”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