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防治春夏感冒】
文章分類:中醫養生
你也會想看的:不知道怎麼減肥 就喝甜玉米紅薯粥
春夏之交,也是感冒高發季。感冒是最常見的一種病。感冒後最早出現的癥狀主要包括咽喉腫痛、打噴嚏、鼻塞流涕、身體疲倦。當感冒出現時,有些人會服用抗生素。其實抗生素根本不能消滅病毒,胡亂吃藥反而可能加重病情。而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感冒藥,其主要功效是緩解癥狀,讓你感覺好受點、休息好點,但並不能縮短病程。
中醫認為,當人體質虛弱,生活失調,衛氣不固,外邪乘虛侵入時會引起感冒,這種觀點與西醫認為在寒冷、幹燥環境中,人體抵抗力下降,易被病毒尋機致病的機理如出一轍。中醫把感冒歸為外感外邪)疾病,按臨床證候表現,感冒分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時行疫)感冒和暑濕感冒四類。隻有根據辨證施治的理論,認真加以區別,然後選用相應的藥物,才能藥到病除。
一、風寒型感冒:老年人、小孩或體質虛弱者,因起居不慎、偶感風寒而獲病。典型癥狀有發熱、惡寒、頭痛、無汗、鼻塞聲重、打噴嚏、流清涕、喉癢咳嗽、骨節酸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脈象浮緊等。治療以辛溫解表為法,如柴胡滴丸。
二、風熱型感冒:風熱感冒多因感受風熱邪氣而獲病。主要癥狀為發熱、頭痛、微惡風寒、自汗、鼻塞無涕、咽喉痛、咳嗽、痰稠黃、口渴、舌紅苔薄白微黃,脈象浮數等。治療應以辛涼解表為原則。用於風熱感冒的常用中成藥有柴胡滴丸、穿心蓮內酯滴丸,羚翹解毒片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