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寒濕更傷人】
文章分類:中醫養生
你也會想看的:怎麼數胎動最正確 胎兒健康晴雨表應隨時關註
盛夏酷暑,人們都非常重視防暑降溫,然而卻往往忽視瞭寒濕之邪對人的傷害。殊不知炎炎盛夏,特別是夏秋之交的七、八月間(古稱長夏),由於多雨,濕邪當令,所以寒濕之邪傷人更甚。臨床實踐證明,在夏季發生的疾病中,寒濕之邪引發的疾病往往占絕大多數。
寒濕之邪可致病
寒濕為陰邪,皆傷人陽氣。寒邪具有重濁寒冷、凝滯收引、澄澈清冷等特點;濕邪具有潮濕、黏滯、重著不易速去等特性。濕邪致病有內濕、外濕之別:外濕是受外界環境中濕邪的侵襲而致病;而內濕則是素體脾腎陽虛,又遭受飲食生冷的侵擾,濕邪難於運化而致病。在夏秋之交,寒濕之邪最常引發以下疾病:
一為陰暑。古人認為,“暑月受寒,故名陰暑”,“靜而得之者為陰暑”,是指白天或夜間休息之時,過於避熱趨涼而感受風寒之邪,出現身熱頭痛、無汗惡寒、關節酸痛、胸悶嘔惡、肌肉拘攣麻痹等癥狀。
二為夏季感冒。夏天多汗且食欲差,免疫防病能力下降。若避暑過於貪圖涼爽,就易感受風寒濕邪而引發夏季感冒。以傷風為主者俗稱熱傷風,可見頭痛、鼻塞等癥狀。以寒濕為主者稱暑濕外感,其癥身重,頭痛如裹。其中以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胃腸癥狀為主者稱胃腸型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