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將至防疰夏 自我調理很重要】
生活中,不少體弱多病和常年患慢性病的人,在高溫酷暑時節,因炎熱而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時有低熱、頭暈惡心、煩躁不安、倦怠乏力、胸悶腹脹、大便溏稀和身體消瘦等癥狀出現,此即“苦夏”癥狀,中醫稱為疰夏。 疰夏常見證型有:1.氣陰兩虧型。癥見神疲倦怠、乏力嗜睡、眩暈多汗、心煩口渴、納呆體瘦,舌體有齒痕,苔薄、脈細弱。治療宜清暑益氣養陰,方用清暑益氣湯加五味子、白芍等。2.暑濕困脾型。癥見神疲倦怠、乏力嗜睡、脘悶納少、口淡惡心、便溏、苔膩、脈濡。治療時應以清暑化濕為主,方用藿樸夏苓湯合六一散。 疰夏作為一種季節性癥狀,其主要源於天氣炎熱與體質虛弱。因此預防疰夏,需要講行自我調理。 飲食上要以健脾利濕為原則。清淡飲食更有利於和胃養胃,保持健全的腸胃功能,減輕疰夏癥狀。為此,夏天應多食蔬菜、水果、淡水魚等,少食油膩、辛辣、油炸、醃制食品,平時多食冬瓜、蘿卜、番茄、黃瓜、苦瓜、黑木耳、紫菜等,才有利於化濕祛濁。需要強調的是,夏日貪涼、過食生冷,也是疰夏的原因之一,需註意。 預防疰夏,還要清心養神。疰夏時天氣灼熱,人的情緒煩躁,醫學稱之“夏季情感障礙”。此時節應該盡量使自己心靜下來,調息靜心、神清氣凈,保持恬靜心理狀態,切忌激動、惱怒,以防心火內生,常記民諺“心靜自然涼”。 生活要有規律。居室應舒適、涼爽、通風。避免在炎熱的環境中長時間勞作或行走,以防中暑;不要因天熱就過分貪涼,以免夜感風寒。 有選擇地飲用藥茶。如菊花茶、薄荷蘆根花茶、銀花茶等。老人應多飲水,不要等口渴才喝水,少飲含糖飲料和濃果汁。 穴位按摩防疰夏。1.足三裡:足三裡是胃經上的穴位,有健脾、溫胃、溫陽、利尿、止瀉之功效,是保健的關鍵穴位。距脛骨前緣一橫指。用 大拇指或中指在足三裡穴做按壓動作,每次5-10分鐘,註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裡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感。2.三陰交:這是健脾的關鍵穴位,有助於增強體質,體虛之人要特別留意。該穴位位於內踝突出骨頭往上三橫指寬的凹處。有空常按摩,每次5分鐘。用力按,有酸痛感為宜。 此外,多喝水可以帶走暑熱。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睡時,不要對著電扇與空調風口。要適當運動,如慢跑、爬樓梯、打太極拳等,出點汗,可以改善內分泌,加速代謝,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