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防寒、健脾、養陽】
文章分類:中醫養生
你也會想看的:【糖尿病足的早期癥狀】
從雨水這個節氣開始,氣溫逐漸回升、降水也逐漸增多。但冷空氣在減弱的趨勢中仍與暖空氣頻繁地進行較量。雨水節氣養生三要素要記住:防“倒春寒”、健脾祛濕和準備養陽。
防寒 春捂要恰到好處
雨水節氣是最容易出現“倒春寒”的節氣,因為這個時期的降雨會引起氣溫的驟然下降,尤其對老年人和小孩的身體健康威脅較大,如老年人的血壓會明顯升高,容易誘發心臟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則容易因氣溫的改變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導致感冒和發燒。
很多讀者朋友因為要預防“倒春寒”就首先想到春捂,但是春捂也要捂的“捂”要恰到好處,否則反而不利健康。春捂主要的意思是,初春時節氣溫如果升幅不大就盡量少脫衣。比如日最高氣溫超過22℃的時候,不要急著隻穿單衣,但也不能被厚厚的棉衣一直捂著,以防捂過頭使人上火、血壓升高。一般日平均氣溫在10℃以下就需要捂,得知冷空氣即將到來,就提前一兩天先增添衣物捂起來。具體的春捂原則是註意“下厚上薄”,捂的重點在於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預防寒氣損傷“陽脈之海”——督脈,減少感冒幾率;腹部保暖有助於預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瀉。此外,老百姓們有句保健俗語叫“寒從腳下起”,腳下神經末梢豐富、敏感,春捂要使足部保暖才能使身體真正地暖和起來。